首页 资讯 正文

不须秉烛寻凉去 自有浓荫覆长街——郑州城管精细呵护林荫路

体育正文 150 0

不须秉烛寻凉去 自有浓荫覆长街——郑州城管精细呵护林荫路

不须秉烛寻凉去 自有浓荫覆长街——郑州城管精细呵护林荫路

盛夏未至,绿意已浓。漫步郑州(zhèngzhōu)街头,一条条林荫道如绿色长龙(chánglóng)蜿蜒,茂盛枝叶交织成天然“遮阳伞”,为市民撑起一片清凉。这座以“绿城”闻名的城市,正(zhèng)通过建设林荫路系统,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(róngrù)城市治理实践,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见景”成为市民生活常态。

据了解,郑州市林荫路建设始于上世纪(shìjì)50年代,像中原区互助路两侧269株(zhū)法桐,树龄逾60载,树冠直径达25米,夏季(xiàjì)绿荫如盖,为路面降温3℃以上,被市民(shìmín)誉为“天然空调走廊”。历经几代人不断努力,郑州市累计(lěijì)建成人民路、嵩山路、迎宾路等林荫路800余条,构成城市生态的“绿色骨架”。

近年来,郑州市(zhèngzhōushì)城市(chéngshì)管理局以“三标”活动为引领,坚持(jiānchí)“百姓城管、服务百姓”工作理念,围绕“我们的城市叫郑州”治理主题,以“廊道林荫化、道路(lù)景观化”为目标,巧用“加减乘除”工作法,推进城市林荫路精细化管理。

郑州市城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,持续开展林荫路绿化问题排查,对行道树缺失部位进行补植补栽,对绿化稀疏区域进行土壤翻新及苗木(miáomù)更换,增加林荫路绿化面积。经开区针对第三大街、第八大街等主干道实施“乔木+花灌木+地被(dìbèi)”复合种植模式,补栽法桐、银杏、樱花(yīnghuā)等乔木2000余株,搭配(dāpèi)月季、杜鹃等花灌木3万余平方米,打造出“春有花影、夏有浓荫(nóngyīn)、秋有彩叶、冬有暖阳”的四季(sìjì)景观。

在冬季,对林荫路行道树枝叶进行适当修剪,既能(néng)改善苗木(miáomù)通风透光、节省养分、减少病虫害,也能避免在大风等极端天气下出现断枝倒伏,保障车辆行人(xíngrén)安全。郑州市城管与园林部门协作配合,通过剪除枯枝、病虫枝、徒长枝、交叉枝等,对遮挡交通(jiāotōng)信号灯(xìnhàodēng)、指示牌,影响行车视线以及威胁电力、通信线路的林荫路绿化带进行了重点修剪,在消除安全隐患(ānquányǐnhuàn)的同时保持道路景观。

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,郑州市城管局结合林荫路特点创新(chuàngxīn)道路绿化养护工作机制,根据植物特性和生长(shēngzhǎng)规律落实全(quán)周期管理,推动道路绿化提质升级。管城区聚焦精细化养护,建立“一树一档案”管理机制,对辖区行道树更加精准地执行修剪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,同步推进(tuījìn)线缆入地、路面修缮,消除树线矛盾等安全隐患,实现绿化景观(jǐngguān)与市政(shìzhèng)功能的有机融合。

虽然林荫路给城市带来(dàilái)了生态上的(de)益处,但并非完美无缺,像法桐等常见林荫路树种的果毛、花粉、飘絮等就让不少市民头疼。结合道路绿化管理和(hé)清扫保洁等工作,郑州市城管与园林部门多措并举开展飞絮综合治理,减少(jiǎnshǎo)对市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:对飘絮树木采用雾炮车喷洒(pēnsǎ)加高压水枪冲洗地面等方式,防止(fángzhǐ)飞絮飘散;采用错峰喷洒或逐株(zhúzhū)注射的方式对树木施加凝絮剂或生长抑制剂,减少飞絮滋生;在新建道路上种植少球法桐,将杨柳树等多絮树种逐步替换为其他观赏性树种,从(cóng)源头控制飞絮产生。

从绵延半个多世纪的法桐大道到如今纵横交错的城市生态(shēngtài)廊道,郑州市正以林荫路为脉络,编织(biānzhī)一张覆盖全城的绿色生态网,让城市每一片树荫(shùyīn)都能遮风挡雨(zhēfēngdǎngyǔ),市民每一次漫步其中都像是与自然对话,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绿城”新篇章。

不须秉烛寻凉去 自有浓荫覆长街——郑州城管精细呵护林荫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